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悦读

走过秦亭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靳爱军 丨 2020-11-13 10:28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非子牧马何处寻,牛头河畔访秦亭。秋风劲草鸣战马,秦人由此始使名”。这首在清水县流传已久的古诗,是清水县秦亭最好的名片。因秦非子牧马有功,周孝王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这个“秦”就是后来的秦亭之“秦”,秦帝国之“秦”。不过直到此地设“亭”之后,方有秦亭之名。秦亭村是秦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以东25公里处,非子之秦邑就在此处。秦亭村地处秦谷,背靠秦乐山、面临秦亭河、村东北有秦亭遗址,村中广场上有一小亭,亭中保护着一通北魏时期的秦亭碑。

  如果一个人没有踏上过“秦亭古道”,就谈不上真正到过秦亭。回到六、七十年前,人们要是从白沙镇至百家镇,只能由白沙那坡后山向东北方向行走,经唐青、秦亭、岩羊、莜麦岭、至赵家山下山方到百家。这条古道是东至关中,西到陇右诸地的必经之所。尤其是秦亭,更是这一带地区的咽喉之地,南来北往的行人必须经过这里。这也就是历朝历代在这里设“亭”、设“铺(急递铺)”的原因,因此秦亭又名“亭子铺”。可以想见,当年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情形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解放后,开山破石,修通了桐温、温大公路,才改变了这种局面。现在,只要你踏上这条满是荒草,甚至有些泥泞不堪的土路时,很难想到这曾经就是关陇通道南路——古代千水道上陇坂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是秦人走过的路,是秦人在这块大地上牧马,一步一个脚印,才踩出来的路。走在秦亭古道上,沾一些秦地的泥巴,捧一抔秦时的黄土,嗅着泥土的芬芳,像一名秦人一样地思考,像一名牧人一样地对大地充满感激,也许才能更好地理解秦亭,才能收获一个数千年之前的秦亭。

  走进秦谷,一条小河自北向南缓缓流过,水量虽然不大,但清澈见底,它就是著名的秦亭河。坐在河边,听着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好像听见秦人的低语。他们赶着马儿来此饮水,又商量着到哪儿才能让马群吃好。这方神奇的大地上曾经水草丰茂,而一匹匹健壮的马儿,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水草才长得膘肥体壮,征战沙场时才更加勇猛。主人们因牧马有功而受封,又因为艰苦卓绝的经营才有天下。那么与其说是养马开创了秦人的伟业,还不如说是脚下的神奇土地成就了秦人的梦想。走到秦亭,必当登临秦乐山,这座山并不高大,但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尤其在秋冬之际,秋风萧瑟,万物肃杀,站在山脊远眺,眼前苍茫的山岭就像秦人西出的背影,似乎还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

  秦亭遗址位于秦亭村东北800多米处的马套里的山腰平缓塬地。东西地势平缓,北部有一壑岘可向北通行,南有秦子铺河从山下向西流去,遗址及周围均为向阳山地,北靠山峁,南邻秦亭村级公路。东西长900米,南北宽50米,面积约45000平方米。地表散见红陶、灰陶残片及大量汉代残砖。该遗址为研究清水秦汉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来到秦亭遗址,看着那些灰坑和墓葬遗迹,发现有战国秦时的夹砂灰褐绳纹双耳鬲,红陶鬲,灰陶单耳罐等,你又会被先民们的聪明智慧和艰苦创业时的艰辛历程所惊呆。

  秦亭碑是迄今为止清水县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碑刻,碑文记载时间为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粗略记述了许才宣祖上的职位,还表明秦亭一带在北魏之时曾设南和县,为清水郡所属,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地处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部的秦亭,是秦国的初建之地。为秦人日后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热爱秦亭,就像热爱脚下的大地一样,热烈而深沉。

相关推荐:

季节的体裁    2020-09-29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