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鸡司令”曾朝军:林下养鸡“啄”开致富路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何香利 丨 2020-05-12 10:38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农民报5月12日讯 (记者 何香利) “去年,遇到猪肉价格上涨,土鸡市场跟着沾光,销路一直不错。当时土鸡每公斤可卖到35-45元,零售一只最低80元。”白银区武川乡中山村村民曾朝军提到养鸡的收入,笑逐颜开。他扳着指头对记者算到,2019年,共卖了2800只鸡、3000斤鸡蛋,纯收入达12万元。今年预计出栏4000只鸡,按照目前的行情,纯收入能达到14万左右。”

  5月8日,记者随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中山村,见到了这位乡亲们眼中的“鸡司令”。

  在一个小山丘,只听曾朝军一声呼唤,一只只羽翼丰满的土鸡如接到指令的士兵,发出啾啾的声音,呼啦啦从树下窜来扎堆觅食。放眼望去,场面壮观。

1589008689304011016.jpg

鸡群们在争抢食物。(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摄)

  位于山区的中山村是白银区7个贫困村之一。今年48岁的曾朝军就是这里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家4口人,老人常年患病,孩子正在上学,一家人生活十分窘迫。

  2015年,在村上和帮扶干部、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曾朝军申请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万元和妇女小额贷款5万元,开启了林下养鸡之路。养鸡没有地,政府还支持他流转了18亩土地,帮他建起了鸡场。  

1589008702768040595.jpg

曾朝军接受记者采访。(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摄)

  作为一个在泥土地长大的人,曾朝军起初对林下养鸡其实一知半解。虽然他跑邻村跟养鸡大户现场学习,还跑到广东、山东的孵化场买进了鸡苗,但没有专业的养殖知识,他的防疫措施很不到位,短短几个月,当初买的1000只鸡苗折损了200多只。好不容易把鸡养出栏了,又找不到销售渠道。几经波折,曾朝军的心跌入了谷底,他想终止这条养殖路。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政府出手帮我找到销售渠道,最后鸡全卖了,挣了3万多元,我又重拾了养鸡信心。”曾朝军告诉记者。

  林下养鸡,技术是关键。他没技术,村里每年都会办养殖培训班;来疫苗了,乡畜牧站工作人员会打电话通知;碰到难题,还会随时视频指导。慢慢地,靠着政府的帮助指导和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曾朝军从一个林下养殖的“门外汉”逐步成为一名“土专家”。

  2016年,曾朝军卖了1000只大白公鸡鸡苗,收入5万余元,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成功撕掉了“贫困标签”。看到养鸡收益可观,2017年,他又养起了蛋鸡。每到天亮,他就开始给鸡群喂食、打扫卫生、捡蛋,这让他一天忙得停不下来。  

1589008713821087274.jpg

曾朝军养鸡场一角。(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摄)

  现在,曾朝军的养殖场占地30亩、养殖规模达5000只,品种有红羽王鸡、芦花鸡、蛋鸡。他养的散养土鸡,整天在树下自由活动,所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受到越来越多的顾客青睐,销路也逐日拓宽。

  “遇到逢年过节时,供不应求,不用去市场,就提前零售出去了。”鼓起的钱袋子,蒸蒸日上的好日子,更加增强了曾朝军的信心与决心:“我打算再建一个养鸡场,带着更多的乡亲们奔富路。”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