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宕昌:古羌大地药香浓

来源:甘肃农民网 丨 作者:刘国庆 丨 2019-10-21 11:03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10月21日讯 (特约记者 刘国庆) 宕昌自古是药乡,盛产当归和大黄。万亩药材示范点形成一道风景线,富民政策像春风,吹遍宕昌各乡村。

  秋日的宕昌气候凉爽,景色宜人。走进宕昌县木耳梁当归机械化收获现场,机械进田头,挖药不用愁。时下正是中药材续断采挖上市的最佳时期,在木耳乡随处可见一台台药材挖掘机驰骋在田间,进行机械化采挖作业。便捷、省工、省时,省钱的机械化采挖代替了费工、费时、繁重的人工采挖,使该乡中药材在采挖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发展中药产业,是宕昌县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是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支撑。”宕昌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前景广阔。我们将以近期召开的全省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及机械化收获现场会为契机,继续助推宕昌种好“摇钱树”,舞动产业链,把中药材产业做成宕昌县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产业。”

  近年来,宕昌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开发,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建了宕昌县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围绕把全县建成中国西部中药材强县的奋斗目标,制定下发了《宕昌县特色产业扶持奖励办法》,确立了“园区带动、基地支撑、科技引领、加工增值、提质增效”的中药材产业开发思路,有力的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2018年全县共建成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5万亩,种植基地25.5万亩(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万亩),上年留床13万亩,总面积稳定在40万亩,其中党参7.8万亩,当归7.5万亩,黄芪8.3万亩,大黄7.5万亩,红芪4.2万亩,柴胡、板蓝根、羌活等其它药材4.7万亩。当年采挖27万亩,总产量达到8万吨,通过加工增值,总产值预计可达5.6亿元,药农人均中药材收入预计可达2890元,占药农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3.7%。共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点14个,示范面积4.36万亩,带动农户8900多户。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到581个,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贩运的大户达到61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1万多人。2019年,依托村办合作社大力开展土地全流转和订单种植发展中药材产业,县羌源富民公司与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省中药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协议4.5万亩;按照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提升的“五化”目标,在北部阿坞、哈达铺、庞家、理川、木耳5乡镇由58个村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3779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在核心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全县151个村办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3.3万亩,组织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并与广大药农签订中药材收购订单6.07万亩,为群众增收产业增效奠定了基础。

  立足县情实际,突出规划引领。委托甘肃中医药大学编制了《宕昌县“十三五”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并结合倒茬需要和市场需求,制定了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科学合理确定种植品种、区域布局,将种植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块,促使中药材种植规模稳步发展。出台了《宕昌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十条路”拓展行动扶持办法》等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中药材龙头企业、合作社积极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精心编制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并通过与“一户一策”精准对接,预计未来三年通过中药材产业扶贫可使8842户3.86万人实现脱贫,占全县未脱贫人口的65.1%。

1571623563587076071.jpg

  注重科技推广,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地膜当归种植技术、当归熟地育苗技术、大黄坑种垄作技术、黄芪低垄覆膜露头栽培技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由省农科院指导帮建的阿坞镇麻界村当归日光温室熟地育苗试验获得成功;建成了宕昌中药材博物馆和官鹅沟百味药园,对105种野生、家种药材进行了品比试验,开展了野药驯化和提纯复壮,丰富了中药材种类,优化了的种质资源。同时,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分析不同中药材价格走向,调整中药材内部种植结构,鼓励药农发展市场紧缺、价格看好的名优中药材,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保障药农利益。

  强化合作交流,促进产销对接。积极开展院地合作发展中药材产业,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了“宕昌县中药材生产专家院”,并与西北师大、中科院兰州分院、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签订了院(校)地合作协议,对22个中药材新品种进行了试验示范。积极开展中药材产销对接,先后与广药集团、北京甘肃商会、甘肃农垦集团、甘肃省中药材交易中心进行了洽谈,并达成了合作意向。连续举办了五届中药材产销对接洽谈会,加强了我县与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产销合作关系,畅通了销售渠道,实现药农增产增收。

  完善流通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建成了宕昌中药材商贸城和华昌药材城,启动了甘肃琦昆物流仓储等中药材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逐渐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中药材市场营销体系。同时,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的有利载体,成立了中药材电子商务协会,出台了扶持政策和奖励办法,培育和壮大中药材网商经营主体,规范中药材网货生产加工,强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促进中药材电子商务普及应用,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强与中药材天地网、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的合作,加快中药材电子商务发展进程,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截止目前,开办中药材网店1116家,实现线上销售9653万元,带动贫困户760户。

  健全完善机制,创新带贫模式。借鉴“庄浪模式”,组建了宕昌县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了中药材产业部,并按照省市精神,在每个村组建了村“两委”领办的合作社336个,形成了“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劳务、资金、资产、技术等入股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推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截止目前,共组建中药材合作社581个,吸纳贫困群众7690户34144人,累计投放到户产业扶持资金9118.9万元,受益贫困户占全县未脱贫户的51.6%;对没有能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贫困户,采取入股到公司的方式,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双重保障的原则,累计向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材龙头企业入股到户产业扶持资金8501.95万元,有效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同时,创新带贫发展模式,促成甘肃中天药业在木耳、哈达铺等乡镇建成了羌活、当归等中药材药源基地2000亩。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