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定西:从贫穷走向富裕

来源:甘肃农民网 丨 作者:金树军 丨 2019-09-16 15:13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9月16日讯 (特约记者 金树军) 定西,曾以贫困出名。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定西人民70年栉风沐雨绘蓝图,从中药材、马铃薯、畜草等特色农业发力,彻底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

  九月的陇中大地,满目生机。9月12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定西宏图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的羊舍里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总经理马宏图说:“我们主要引进黑头萨福克、湖羊进行繁育,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种羊。在产业扶贫资金帮扶下,公司依托合作社下联农户发展模式,先后为安定区15个乡镇的27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基础母羊16400只,带动贫困户发羊财。”

  定西宏图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繁育的种羊

  定西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薛建军介绍,市上按照“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场发展规模化经营。2012至2018年7年间,全市在草畜产业方面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定西市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饲草加工、牛羊繁育、科研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每年订单种植玉米饲草4万亩,燕麦草、苜蓿8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300户,年生产裹包青贮饲草20万吨。除了巨盆公司以外,目前,该市还培育草牧专业合作社1070家,全市牧草加工企业生产商品牧草达165.35万吨,草牧产业总产值达到170亿元,草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5.61万吨,人均牧业收入达到2300元。畜草产业鼓起了定西群众的钱袋子。

定西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收购的玉米秸秆

  饥荒年代,马铃薯成为定西人民的救命薯。1996年以来,该市充分利用马铃薯品质优势,实施“洋芋工程”,把马铃薯作为一项脱贫致富工程来培育和推进,马铃薯产业步入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新阶段。

  定西市马铃薯(蔬菜)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学文在记者采访时说:“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目前,从事马铃薯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21个,家庭农场达105个,贩运大户3200余户。全市建成各类贮藏窖(库)95万座,马铃薯贮藏能力350万吨以上。开发了马铃薯馒头、面条、糕点等及富有地域特色的“马铃薯宴”。每年销往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市)的鲜薯200万吨。另外销往西班牙、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迪拜等国外的马铃薯鲜薯及制品30多万吨。目前,全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70亿元,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65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昔日的救命薯已成为小康路上的致富薯。”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在安定区香泉镇兴建的马铃薯原原种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培育的原种薯

  定西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中药材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局副局长陈建林告诉记者,近年来,定西市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协会搭桥连农户、技术部门搞指导、乡镇配合抓面积”的运作模式,鼓励制药企业和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建立标准化药源基地,引导广大药农进行无公害种植。

  2018年,全市种植中药材155万亩,总产量达29.39万吨,实现产值79亿元,农民人均可从中医药产业中收入176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中药材实际加工量达到33万吨,中药加工业产值达到68亿元。全市交易市场共交易中药材95万吨,市场交易额195亿元,出口创汇400万元。定西迈上了从“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的崛起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定西市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的7000万元增加到356.3亿元,增长508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05元和41元增加到24302元和7492元,增长231倍和183倍。贫困人口由1983年底170万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23.9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8%下降到9.12%,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从“贫穷积弱”到“脱贫致富”,定西实现了“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的华丽转身,谱写了产业富民的绚丽华章!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