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和政 “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 巧媳妇变身上班族

来源: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李壮 丨 2019-04-09 15:02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4月9日讯 (本报通讯员 李壮)家住和政县卜家庄乡的妥麦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扶贫车间做的包袋能出口到美国。的确,3月13日,和政县东西协作吉美包袋“扶贫车间”生产的1500个旅行包、1700个浪板袋、3400个健身包装车启程,发往了美国市场。

  “我在这里工作已经2个月了,每月工资1800元。之后正式上岗,按计件制领工资,最少能比现在翻一番。如今产品出了国,我不光感到自豪,还对过上幸福生活更有信心了。”29岁的妥麦麦正低头操作着手头的工作,说起扶贫车间给她生活带来的变化,言语间难掩喜悦的心情。

  来自厦门的扶贫车间生产经理谭长刚告诉笔者:“目前,车间共有160多名工人,其中有151人是本地的建档立卡户。”当问及工人工资待遇时,负责人周经理说:“新来的员工需要学习两个月,在这两个月内,每月工资1800元,能够独立完成产品时就实行计件制,多劳多得”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和政县积极发挥东西扶贫协作优势,用好用足产业扶贫优惠政策,探索建立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四种模式的“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走出了一条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脱贫新路。

  据了解,“扶贫车间”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本地农民,其中不少是贫困户。“扶贫车间”对从业者技能要求相对较低,满足许多农村家庭的务工需要,让许多农村务工人员实现挣钱和顾家“两不误”。

  “吉美包袋‘扶贫车间’生产的产品出口热销,销路的保障让车间员工吃上了‘定心丸’。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巩固和壮大产品竞争力,使就业群众有稳定收入,‘输血’变‘造血’,让贫困户长期受益。”周经理说。

  和政县“扶贫车间”建设,采取“企业+车间+贫困劳动力”模式,进行订单加工或原料加工,按件计酬;通过“企业+贫困户”方式,让贫困户将技术含量较低、易操作的半成品加工工作带回家;通过“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流转贫困户土地,贫困户劳动力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依托县内电商企业,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体和虚拟相补充的“互联网+”扶贫车间。综合考虑贫困户技能素质、用工条件,选准合适的项目,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充分利用闲置办公用房、企业厂房、旧学校房屋建设扶贫车间,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了群众、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工作的积极性。

  城关镇麻藏村的杨慧霞告诉笔者:“以前,在江苏服装厂打工,家里老人小孩没人照顾,家里生活拮据。现在,我到扶贫工厂务工,从以前围着灶台转的农村妇女,变成了上班族,既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顾家,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扶贫车间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华丽转身成为上班族。

热点关注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详细]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详细]
农村基层干部注意了,这...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基础在基层,力量源泉也在基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