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扶贫产业不能搞“快闪”

来源:甘肃日报 丨 作者:黄绿 丨 2019-06-05 16:22 丨 浏览:编辑:王典

  甘肃农民网—甘肃日报6月5日讯 (黄绿) 脱贫攻坚在中国历史上是件前无古人的大事。完成这项目标任务只有不到两年时间,最后决战的大幕已经拉开,全面决战中最吃劲的时候也已到来。就整个进程来看,目前脱贫攻坚任务中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不论是既有的经验还是现实状况都告诉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抓好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在产业扶贫上多谋划、下功夫。

  这些年,产业扶贫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产业扶贫依然是脱贫攻坚中的短板与弱项,产业扶贫中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贫困地区在扶贫产业上缺少深入调研与详细规划,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特别是在目前脱贫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形势下,急功近利,“捡进篮子都是菜”,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重视产业持续性,甚至在扶贫产业上搞“快闪”。

  就扶贫攻坚而言,其中的两大难题是,一方面难在在规定的时间里实现脱贫,另一方面难在脱贫后的持久巩固,脱贫难,巩固同样难。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矛盾的焦点都指向了扶贫产业,一方面是要落地“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一方面是要“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论是“稳定脱贫”还是“长效机制”,都要求把产业做准做实做久,切不可因完成任务心切而违背产业规律、盲目蛮干,在扶贫产业上搞“快闪”,好心办坏事,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地方把一些扶贫的“短平快”项目,搞成了“快闪”,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别人种啥我种啥,别人养啥我养啥,别人啥“火”我发展啥。甚至一些领导也简单地认为,先进地区现成经验有的是,学一趟只管拿来就行,“复制”“拷贝”这些词甚为流行。一些成功的经验、模式固然有学习推广的重要价值,但发展扶贫产业更需要“因地制宜”。“快闪”项目,本来在市场上就极易“饱和”,更不要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些“快闪”扶贫产业易建更易失败,一旦失败且不说造成资源浪费,对于贫困地区、贫困户来说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搞扶贫产业,就必须遵守产业发展的规律,发挥好市场主体力量。产业培育同样需要“怀胎”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扶贫产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切实通过市场机制培育当地主导产业和品牌,增强资本积累能力,进而建立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内生发展机制,从根本上促进贫困户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市场导向不明,行政力量运用过多过猛,导致贫困户参与程度不高,内生动力难以形成。

  扶贫产业的起步和可持续发展,根本的制约因素之一还在于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必要的人才。扶贫与脱贫有着本质的不同,扶贫是帮予,脱贫是培育自我发展能力。这些年随着城镇化大规模进行和人力资源市场迅速成长,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的年轻人,怀揣梦想,走出大山深沟,浩浩荡荡流向城市。农村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固然很多,而更多的是人才缺失。当前解决农村主体是妇女儿童老人这种人力结构问题,已成为解决产业扶贫最现实的问题。

  农村虽然古老,但同样需要创新。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既有老问题,更有新问题,但不论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都需要用创新的办法来解决。扶贫产业的初创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最需要的是政策和机制进一步创新。政府要从人才、资源、资金、科技、市场等诸多方面创新支持扶贫产业政策,同时不断创新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模式,要精准引导,而不是“撒胡椒面”,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农户参与、金融支持、科技支撑等“多位一体”共同推进扶贫产业的机制,最终实现“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目标。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一定要明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没有捷径,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也没有捷径。

相关推荐:

热点关注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详细]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