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悦读  >  文学

秋天的收获(散文)

来源: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师正伟 丨 2020-09-24 11:38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乡下人把秋收叫“收秋”,收秋是一年四季最忙碌、最辉煌、最陶醉的时候。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是从远古传来的十万火急的农事信号。金秋,广袤的田野上空传来一阵“嘎、嘎”的尖叫,大雁在空中列队向亲人作远游的告别,那一排排黑色的诗行牵挂着农人的心思,犹如大自然专门为农民开镰收秋吟诵的开场白,婉转的音律灵动了整个乡村。玉米熟了、豆荚笑了,高粱红了、谷子破壳了,田里的庄稼好像有了约定,一起熟透了。

  天短了,人忙了,农具穿上秋天的风衣出山了,镢头镰刀闪亮登场,连枷棒槌上下翻飞,簸箕筛子传唱着五谷丰登的佳话。大地用饱满的生命装点着田野的壮美,村庄用斑斓的色调演绎着季节的圆润,村民用古老的方式传承着丰收的绝唱。或许,对农民来说,在“万重稻菽翻金浪”的秋收时节,才更容易理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古诗的寓意了。

  “立秋三天后,寸草结子实”。这时候的农民亢奋而欣喜,叼着旱烟锅的老农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金灿灿的玉米,苍老的脸上焕发着喜庆的诗意;头顶花丝巾的妇女亲呢地摩挲着沉甸甸的稻谷,深邃的眼里流露着欢快的乐章。就连那群可爱的麻雀都禁不住秋香的诱惑,眼馋的来凑热闹,一拨又一拨地盘旋着,尖叫着,一个劲地为好年景唱赞歌。

  拔豆子、割糜子、找谷子,也是收秋必不可少的苦力活。豆子头重脚轻根地浅,双手一用力就能收获一抱子;糜子坚韧皮实,只有镰刀才能降得住。收糜子时,有经验的农民,手握长把子镰刀,“嚓嚓嚓”割断根茎,“噌噌噌”拦腰束成捆,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谷子脆弱娇气,经不起镰刀的碰撞,却得到村民的包容,收时叫“找”不叫割,拿把剪刀,抓住谷穗,在长脖子上巧妙一剪便“找”在手里。

  “白露未白寒露寒,细雨如织湿衣衫。我劝天公惜农时,驱散厚云好耕田。”农耕时代,农具落后,村路泥泞,运输靠人,凉晒靠天,错过了好天气就错过了好收成。遇上天晴太阳红,人心就亮堂,干活有劲头。碰到连阴雨,玉米高粱易发霉,糜子谷子爱“冒烟”,稍不留神,付出和回报就各奔东西。所以,家家户户就起早贪黑和老天爷争时间抢收成。经常趁着秋高明月夜,剥玉米、碾糜子、打豆子、拌荏籽、揉谷子,扬的扬,簸的簸,筛的筛,装的装,连枷棒槌的落地声,大人小孩的吆喝吵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部动人的秋夜交响曲。夜深了,秋风摇曳着村庄的灯盏,谁家的录放机里一秦腔名旦正大声唱着《十满贯》,让人听了过瘾、消困、解乏。此刻,皎洁的明月映照着空旷的田野,宁静的星光挥洒着温馨的小院,清凉的村庄恍惚间都有了禅的意境。

  十头八天的时间,一个殷实的秋天就颗粒归仓了,直到这时,人们才终于有时间喘口气,踏实地睡个安稳觉了。(师正伟

相关推荐: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