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悦读  >  探秘

看古人点亮“夜间经济”

来源: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 丨 2020-08-18 11:45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烧烤,古代称之为“炙”,上半部分为肉,下半部分为火,是肉放在火上烤制的象形字。早在数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已开始使用天然火烤制食物。烧烤是古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标志。

  考古学家在距今七千余年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发现了古人专门烤肉的器具。西汉南越王赵眜的烤炉设有兽首衔环,可以随意搬运不烫手,四角微微上翘还可防止烤串滑落。

  古人都烤些什么呢?马王堆竹简记载,汉代便有牛炙、大肋炙、豕炙、鹿炙、鸡炙等多种烤肉。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炙法》一篇针对牛、羊、猪、鸡、鱼、蛎等不同肉类和部位有21种腌渍、调味、火候各不相同的炙法,堪称“古代烧烤秘籍”。唐代后,“烤肉的灵魂”——孜然(古称枯茗或安息茴香)才经古丝绸之路远道而来,自西域进入中原。

  除了居家烤肉和友人相聚,古人自然不会错过边吃烧烤边逛夜市的美好体验。

  古代很早便出现了夜市雏形。《周礼·地官·司市》记载了西周“夕市”的热闹场景:“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及至唐代,长安人夜半至鸡鸣时段会在“鬼市”进行交易。后来,夜市在城乡形成固定消费场所,“灯式广告”盛行。直至宋代,夜市才拥有“合法地位”。

  夜市自然少不了幸福感“爆棚”的烧烤。州桥夜市当街叫卖“旋炙猪皮肉”,带皮猪肉的油脂在炭火上滋滋作响,肉酥皮脆现烤现切,是古代“夜间经济”一抹独特的亮色。(综合)

相关推荐:

古人有哪些消暑佳品    2020-08-11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