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花开布楞沟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丨 作者:邱暄美 王朝霞 王睿君 杨唯伟 丨 2021-04-15 11:21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日报7月9日讯 (记者 邱暄美 王朝霞 王睿君 杨唯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产业。仲夏时节,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处处展现着活力:南面山台上的养殖场里牛羊满圈,生机勃勃;种植大棚里木耳正要吐露嫩芽;北面山上的经济林绿意盎然,金银花柔软的蔓条上星星点点地缀着花蕾,妇女们正忙着采摘。村史馆迎来一拨拨游客,农家乐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布楞沟村视察时的殷殷嘱托,正在成为现实——大山深处的布楞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开了产业兴旺的新图景。

  金银花鼓起“钱袋子”

  6月19日,在布楞沟村委会二楼,一片欢声笑语。十几位妇女拎着篮子、布袋,里面装着刚采摘的金银花,来这里交售,经验货、定级、上秤,现场就能拿到现金。

  “马路叶,7.2公斤,172元!”

  “马飞叶,4.1公斤,98.4元!”

  “……”

  甘肃九间棚刘家峡农业科技公司在村委会设立了交售点,村文书黎晓月主动帮忙计账、核算、付钱。“今天下午共有16位妇女交售金银花,共收集90.5斤,兑付村民现金2172元。”

  村民马有努将手里的钞票数得“唰唰”作响:“我和婆婆摘得最多啊,挣了295块!”她兴奋地给同伴们说,难掩喜悦之情。

  这些日子,布楞沟村的1500亩金银花正是打苞结蕾的时候。退耕还林坡地里,套种的一片片金银花枝蔓舒展,花蕾繁盛,清香怡人。

  几位妇女蹲在地里摘花。“这活不需要花太大力气。我们趁着日头还没升高,凉快些,多摘点。”马克里麦手指上下翻飞,动作麻利而熟练。“瞧!这种没有开的黄白色花,品级高,1斤12元;开了的花收购价就减半了。”她拭着额头上闪亮的汗珠说。

  初开如银,久则如金。“金银花,是我们致富的金花银花!”马外飞叶说,她家2018年种了3亩金银花,“没咋管,没想到今年长成了。明年要多操些心,锄草、剪枝,1亩地至少能摘100斤,按1斤平均10元算,也收入1000元哩。”

  退耕还林地里,核桃树青果盈枝,桑果树桑葚紫红欲滴。2013年以来,村里植树造林6000多亩,成为村民们增收的“绿色银行”。 

  “赶着牛羊”奔小康

  一大早,马大五德就开着红色的饲料车驶入养殖场,两边的羊舍里,羊儿亲热地围上来,又咩咩叫唤着奔向食槽。

  马大五德开始投放颗粒状饲料。“这种配方饲料含有胡萝卜、玉米、苜蓿,营养好,羊吃了长得健壮。”他扬起浓黑的眉毛说,“养羊也要讲科学。刚刚给羊‘换了床铺’,铺了竹条漏粪板,羊住在上面干净又卫生,不容易生病,漏到下面的羊粪是上好的肥料,种菜户上门抢购,1方100元,供不应求哩!”

  引人注目的是,每只羊耳朵上都佩戴着“智能耳环”,上面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可溯源查询。一只编号为213的小公羊,名叫辛巴,“性格腼腆”,它的出生地、入栏时间、体重、每天的步行数等,都有详细记录。再仔细查看,辛巴已“名花有主”,被广东一家公司认购,长到40多公斤就出栏。

  马大五德是一位返乡青年,负责的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中石化投资60万元援建,村里28户贫困户入股。年存栏3000多只湖羊、小尾寒羊、杜伯羊、细毛羊等,2019年出栏8000只羊,给每户发放青贮草520公斤、分红2000元。

  “给马艾布等4户兜底贫困户分红高一点、每家2800元。”马大五德说:“我是在党的好政策支持下致富的。我要养好羊,带动乡亲们发‘羊’财。”

  在东乡县发展牛羊主导产业的“155”产业扶持政策下,全村人养牛养羊热情高涨。

  70岁的老支书马占海尽管胆囊有些毛病,但他每天坚持去旧宅院照看他的“宝贝牛”。9头牛膘肥体壮,他拎着水桶给水槽盛满水,添上青贮饲料,看着牛儿们吃得欢腾,才歇口气。“这些‘宝贝疙瘩’得精心伺候,今年的收入还要靠它。眼下脱了贫,以后还要致富呢。”马占海说。

  农家乐“乐”了村民

  在削山填沟、易地搬迁的新农村,村民们开办起农家乐。游人来了,人气旺了,布楞沟农家乐兴起来了。

  牟耀红家的农家乐,玻璃钢棚、遮阳网营造一方荫凉,庭院整洁,几盆翠绿的酒瓶兰像在门口迎客。五间宽敞的大瓦房里,牡丹花毯上的炕桌上,围满了客人。

  55岁的牟耀红忙着剁羊肉、土鸡肉,儿媳妇正在炸东乡油馃馃,儿子给客人添茶倒水,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我们村穷,留不住人,我们一家搬到达板镇。现在,村里大变样,我们又迁回来了。去年农家乐收入8万多元。”牟耀红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前些日子客人少,就把散养的900只土鸡卖了,1只近百元。这些天客人渐渐多了,剩下100多只土鸡又能招待游客了。”

  眼看着来村里的游客渐多,村民马外那西建在新村的农家乐并不着急迎客。巨大的蒸笼、锃亮的水壶、宽大的面板等,被放置在案头。

  马外那西是想在旧宅院那边作文章。

  旧宅位于布楞沟村史馆下面,旁边就是布楞沟村民俗馆,游客来来往往,人气很旺。瞅准了这里游客多的商机,一家人在旧宅院修建新的农家乐,刚上了房梁,马上起瓦。“再加劲干两个月就建成了。这边院子宽展,能修建11间房吧。瞧我栽的梨树、枣树长得多好,秋天开业时请你们来吃巴梨、枣子!”马外那西说。

  说这话时,梨树枝繁叶茂随风摇曳,仿佛招手欢迎我们再来。

相关推荐: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