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悦读

古代的教子之法和家训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卜庆萍 丨 2020-05-19 10:26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到历史的廊庭里走一走,古人的这些教子之法和家训,颇为经典和获益。

  碑训。包拯素有“包青天”的美誉,他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不仅自己威谨,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其晚年在家中曾立下一块石碑,刻上《诫廉家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诗训。清代陕西参议耿鸣世的夫人徐氏,曾给任浙江金都御史的儿子耿庭柏写了一首诗,谆谆教诲道:“家内平安报尔知,旧园岁入有余资。丝毫不用南中物,好做清官答圣时。”

  联训。明初名臣杨士奇,为人正直,勤勉于政,但他的儿子却仗着父亲是朝廷大官,横行霸道,家乡父老纷纷进京上告。杨士奇得知后,非常气愤,连夜给儿子写信,严厉训斥,并附一联:“不畏官司千张纸,只怕乡民三寸刀。”

  言训。田稷子任齐国宰相时,一次将两千多两黄金(铜)送给母亲。母亲十分诧异,问道:“你当宰相已有三年,俸禄从未见如此之多,莫非是下属官员送给你的?”田稷子未加否认,其母严厉地训斥:“作为官吏,修身养性是第一要事。高洁清白,不要不义之财;忠诚老实,不搞欺诈之事;光明磊落,不存非分之想。你这不义之财,我岂能要它。”田稷子听后,满面羞愧,当即退还了受贿之财。

  令训。曹操十分重才,对儿子要求甚严,特地颁布了《诸儿令》:“儿子们在年幼时,我虽都喜爱,但长大了能成才的,我才用他。”

  遗著训。唐太宗李世民,晚年预感余日不多,他认真总结了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治国经验,作《帝范》十二篇给太子李治,并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再作其他遗言了。”

  刺字训。在北宋灭亡前夕,赵构曾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招募军队,岳飞在母亲的支持下应征入伍。岳母为了坚定儿子抗战决心,在岳飞脊背正中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抹上醋墨。从此以后,“精忠报国”四字便深入岳飞的心灵,成为他终生行动的指南。

  砚铭训。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他的长子苏迈赴任时,送给苏迈一方砚,并亲手刻上砚铭:“以此讲道常若渴,以此发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苏迈表示绝不辜负父亲教诲,当一名爱民如子、勤政廉洁的清官。

  遗书训。清朝书画家郑板桥五十二岁始得子,他严格要求儿子,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训。临终时他给儿子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相关推荐:

错过    2020-05-09
图片新闻    2020-05-09
母亲的倔强风骨    2020-05-09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