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续写庄浪新篇章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丨 作者:宋振峰 丨 2021-04-15 11:19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日报12月2日讯 (记者 宋振峰) 庄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特困片区县之一。从1964年到1998年,庄浪县委、县政府9届班子紧握梯田建设的“接力棒”,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合力攻坚,历经34年,在全县2000多条梁峁沟壑间修筑梯田近百万亩,被中外人士誉为“世界奇迹”。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面对决胜脱贫、决胜小康、绿色发展的新使命,庄浪儿女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怎样抓好党建促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庄浪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靶心不变、焦点不散、标准不变,着眼决战脱贫、决胜小康这一目标,按照省委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总要求,抓住党建带动的“牛鼻子”,突出党建统领抓谋划、构建组织体系促增收、发挥政治优势聚合力、健全体制机制强保障,融合推进“一强三创”行动,通过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与服务功能,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去解决问题,真正让农村党支部强起来,切实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做到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基层党建就跟进到哪里,产生了强大的聚合效应,有效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南坪镇高庄村是庄浪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和很多贫困村一样,村党组织以前软弱涣散,是高庄村难以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新一届党支部推行“党组织+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党建助推脱贫攻坚模式,创办农业合作社、抓红牛和玉蜂养殖产业、修通村道路和梯田产业路。短短几年,高庄村大变样!硬化路不仅将村子的“出口”打通了,还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49户贫困户搬到了焕然一新的居民点;新建成的“平凉红牛”基地和玉蜂养殖基地成为村子产业兴旺的标志。

  南坪镇高庄村只是庄浪县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如今,庄浪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了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各级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广大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下,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稳定脱贫2.2万户、10.16万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3.55万人减少到3.8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2.73%下降到9.32%,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位居前列。去年,庄浪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今年将确保减贫8518户、3.3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以内,按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处于脱贫攻坚的最前沿,既是党在贫困地区领导脱贫攻坚的旗帜和堡垒,又是党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党建扶贫,实际上就是将党建与扶贫、党的政治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产业扶贫至关重要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两不愁三保障”能不能真正落地,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贫困户的收入稳定了,才是脱真贫、真脱贫,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1998年,建成中国梯田化模范县之后,庄浪县推进梯田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型。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突出特色”的思路,扶持发展苹果、马铃薯、畜牧、劳务等产业,形成了“果升级、牛扩量、薯提质、劳增效”的良好态势。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但是产业经营模式仍处在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状态,产业经营无法与国内高端市场对接,农产品大多在原产地销售,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依靠什么力量带动产业发展?问题倒逼,催生了思路转变。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庄浪县积极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采取土地、资金等10种入股方式,按照“整体工作党委政府行政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化运作、组织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扶贫产业发展思路,探索走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贫困群众”的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要聚焦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

  庄浪县以新思路决胜脱贫攻坚,以新姿态开启新的征程。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攻方向,持之以恒发展多元富民产业。2017年7月,组建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持续推进牛、果、薯等主导产业发展,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带领庄浪儿女手捧苹果、肩挑土豆、赶着红牛追梦全面小康。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庄浪县把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让分散的人、地、钱集中起来,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在庄浪县产业发展中,还有一道新风景,那就是扶贫车间的兴起。庄浪县采取“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鼓励返乡创业能人与县外大中型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在贫困村建成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的扶贫车间,为贫困户设置了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入车间加工生产,使他们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脱贫奔小康。扶贫车间的兴起,为人才返乡、技术下乡和资本源源不断流向农村提供了支撑,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器。庄浪依托“小车间”推动“大扶贫”,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新路子。

  让绿色崛起成为发展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强调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庄浪县一直将生态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庄浪县委、县政府站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针阔叶混交、乔灌草合理搭配、高中低立体栽植”模式,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以大地增绿、林果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充分依托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整乡整流域推进、整山整沟道治理、整村整社区绿化,一幅建设绿色庄浪、生态庄浪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庄浪县在国土绿化行动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各乡镇党委班子率先建成党委班子示范林,带动村党支部班子和各村党员分别建成示范林,群众根据示范林的标准造林施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严格按照“领导包片包区域、干部包村包地块”的办法,逐村逐社落实任务,推动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干部在前面带头,群众再苦也会跟上。他们将这一生动实践称为“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党建工作模式。

  干群脱层皮,荒山披层绿。在绿色崛起实践中,庄浪县打破乡镇村社界限,按照城区景观化、乡村园林化、庭院花园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浓浓绿意。截至2018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8.72%。一度干涸穷苦的旱塬,如今变成一幅“山顶油松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地埂林草锁边、沟底坝库穿靴”的美丽画卷。

  在庄浪,梯田已不是单纯用来种地了,而是更多地扮演着生态旅游的角色。庄浪县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按照“景区依托型”“廊道布点型”的发展模式,分期建成了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田园综合体及星级农家乐,实现关山大景区开发建设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依托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大力开发集观赏、采摘、品尝、康养、体验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突出环境美化绿化,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乡村兴的全域旅游路子。出门看花草,上山摘果子,白天嬉山鸟,晚上听松涛……在庄浪,如今一批农业观光园、苹果采摘园、休闲农庄不断涌现,绿色产业已为当地带来生态红利。去年,全县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实干的见证;每一片绿,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庄浪,正用绿色发展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