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悦读

一碗糁子暖心扉

来源:甘肃农民网 丨 作者: 丨 2019-11-26 10:54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在我老家陇东正宁,生活困难时期,人们常用“酸不溜丢玉米糁子黄瓤碗钵钵”这句顺口溜来揶揄自己的一日三餐。其中,“酸不溜丢”指的是自家腌制的“浆水菜”;“玉米糁子”是玉米熬成的粥;“黄瓤碗钵钵”则指纯玉米面馍。那时,每当炊烟升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玉米的味道。在细粮紧缺的年代,人们只能用“玉米糁子”来“糊肚”。如今,它却成了广受大众青睐的健康食品。特别是一入秋,玉米糁子就成了北方农村家家早晚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一碗糁子下肚,顿觉浑身热乎,十分舒坦。

  玉米糁子也叫“苞谷茶”。秋季,玉米收获后,农民精选其中颗粒硕大饱满,色泽金黄者,脱粒、浸水、取皮,晾干粉碎后,再用细筛过滤成小米状,用于熬粥,称其为“糁子”。

  自古以来,玉米一直被农民视为“黄金食物”。中医学说,玉米性甘味平,有健脾和胃,利水通淋,益肺宁心之功。《本草推陈》言其:“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北宋有位叫张耒的文学家,可谓古人吃玉米粥的首席达人。他不仅喜粥如命,还把这一嗜好浸润成一篇《粥记》:“每日起,食玉米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为饮食妙诀。”无独有偶,在德龄著的《清宫琐记》中,清朝皇帝的御膳谱里,除了山珍海味之外,还有一种粗粮就是玉米粥,而且是慈禧太后的至爱,每餐必食。

  玉米糁子做法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做工精细。儿时记得,母亲熬糁子时,先在尺八铁锅内注水些许,待水烧至40度左右,取一小瓢糁子,捏一小撮碱,和风细雨般,很有节凑的把糁子均匀地撒在锅里,边撒边搅拌,母亲说这样才不会结成疙瘩,熬出的糁子才细腻香甜。其实,这不是母亲的专利,清人曹庭栋早在《养生随笔》中就总结出了古人食粥颐养之道。他认为,煮粥应“先择米,次择水;次火候,次食候。”这也是陇东人熬糁子时最关键的要领,糁子搅拌均匀后,要煨小火,慢慢熬,土话叫“捂锅”,就是让糁子在锅内不断接受锤炼,完全释放天性,逐渐增加粘稠度,直至锅里的玉米糁子翻江倒海,“咕嘟咕嘟”泛起此起彼伏的“鱼眼泡”,香气扑鼻,不断挑逗人的食欲,方可出锅。玉米糁子因各人喜好和口感,可稀可稠。稀的汤米分离,层次分明,如小米般清亮。入口,美不可言;稠的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袒呈着金黄的诱惑。细嚼,别有风味。

  喝玉米糁子也有讲究。碗,最好是花瓷大碗,不烫手,不粘腻,一碗色泽鲜亮,冒着烟火雾气的玉米粥,如金子般大气华丽,上面飘浮着一层乳汁般的细油,传递着母亲般的温暖。让人馋涎欲滴,胃口大开。会喝粥的人,小心地捧起大碗,凑近脸,嘴嘘嘘的吹吹,厚厚的粥面就皱起一层薄薄的“玉米油”,让人不由得食欲大增。眼馋的人,迫不及待,把热气、香味和饥寒融合在一起,手移饭碗90度,嘴唇沿着碗沿“滋溜”有声,吮吸一口,嘴里不时传来“咂吧、咂吧”的声响。当你闭眼下咽时,会觉得一股细腻香甜的热流从上往下游移,黏黏糊糊恰似恋人热烈的拥抱,有种如浴春风的温暖。喝毕,用力咂嘴,回味无穷,那叫一个香啊!难怪郑板桥当年初喝玉米粥后就生出:“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的感慨。

  古人云:“玉盘珍馐值万钱。”但在我眼里,玉米糁子胜过“钟鼓馔玉”,因为它把家乡金色的秋天浓缩在碗里,凝结成无法割舍的乡愁和一份绵延淳朴的乡情。还把家乡的味道浸入到心里,熬成颇有爱心的结晶和一份眷眷如丝的亲情,我每次都能从中尝到妈妈的味道。(师正伟)

相关推荐:

在古诗词里“过冬”    2019-11-25
冬日炊烟    2019-11-22
喜欢祁连山的最后一缕秋    2019-11-19
走在扶贫路上    2019-11-19

热点关注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详细]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