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精益求精的“掘金”者——访十大陇原工匠、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从明

来源:甘肃农民网 丨 作者:侯小宝 丨 2019-09-11 11:32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9月11日讯 (记者 侯小宝) 金川集团公司拥有丰富的镍钴铂族矿藏资源,也是全球唯一能够同时生产8种贵金属产品的企业。但如果没有一套世界领先的提纯和精炼技术,提取后的电解镍渣,只能作为工业废料而被抛弃。

  而这8种贵金属中7种的提纯任务,都由贵金属冶炼厂一个班组承担。这个班组就是提纯班组,是金川公司精细化程度最高、工艺最复杂的一线生产单位。

  近日,记者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采访团来到金昌市金川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里见到了提纯班班长潘从明,他是金川公司专业领军人才,十大陇原工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钌、铑、钯、锇、铱、铂这6种元素,比金银还稀少、珍贵,是航空航天、电子和原子能等领域离不开的贵金属”,潘从明告诉记者。在潘从明担任贵金属冶炼厂提纯班班长的20多年期间,他将曾经堆积如山的废渣,变成浑浊的液体,再让藏身在这“神秘液滴”中的铂族金属,乖乖地“列队”流淌进成品槽中。从一滴滴浑浊的液体中,提炼出纯度达99.99%的铂、钯、金、铑、铱、锇、钌等7种贵金属,产量占国内总产能的50%。

  2012年,厂里下达了打通贵金属全萃工艺的任务,这是公司10多年前曾尝试要使用的生产工艺,但一直未能打通。曾经参与过这项工作的职工大都退休,国内外的同行也都对相关信息实行技术封锁。困难再大也要克服,潘从明开始了不断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萃取过程会产生大量絮凝物和堵槽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连续两个月泡在班上,吃的是馒头咸菜方便面,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后续的难题也逐一破解。

  2015年1月,为了杜绝锇、铱等贵金属在蒸馏中随空气而挥发,潘从明和5位工程师一道,改造了原来8级锇、钌串联吸收设备,自主开发出高效新型装置,从贵金属的间歇性排气中,将锇、钌收入“囊中”,使精炼吸收率提升近20%。此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了“2016年度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从普通工人到高级工人技师,潘从明始终坚持学习。白天,他辗转在各生产流程之间,晚上,在台灯下反复咀嚼贵金属冶炼的专业书籍。凭借不断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日益成熟的实践经验,他负责实施了一个又一个岗位技术创新,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公司级重点科研项目11项,累计创增经济效益5.36亿元。

  目前,潘从明已经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开发明专利26项,发表论文12篇(SCI检索2篇、CA检索1篇),为企业培养了35名贵金属精炼人才,成为国内贵金属精炼工匠的杰出代表。

  “贵金属精炼的工匠精神,就是用一万分的严谨、专注、务实和精益求精,达到99.99%目标”,潘从明说。精益求精的“掘金”路上,他仍在继续前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