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平凉:小康路上牛更“牛”

来源:甘肃农民网 丨 作者:金树军 丨 2019-09-10 11:54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9月10日讯 (特约记者 金树军) 住的空调房,听的轻音乐,饮的山泉水,吃的精饲料,享受全自动按摩……谁也不会想到,这是平凉红牛享受的标准待遇。

  9月9日上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一行来到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鼎康牛业公司育肥基地,双列式标准化暖棚牛舍里,1000多头膘肥体壮的“平凉红牛”,有的听着轻音乐悠闲自在地散步,有的站立在全自动牛体按摩刷旁按摩。

  泾川鼎康牛业公司是平凉市肉牛养殖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养牛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立足“平凉红牛”种质资源,推行日本和牛全程饲养管理模式,运用谷物熟化压片以及秸秆汽爆破壁等活性饲草加工技术饲喂,严格进栏肉牛种质标准,筛选纯种“平凉红牛”进行品种繁育、育肥。采取财政配股、异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在全县14个乡镇成立18个“平凉红牛”养殖合作社,吸纳1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发展“平凉红牛”产业。

  育肥基地负责人介绍,泾川鼎康牛业公司坚持以“固定分红+盈利分红”助推群众增收。每万元每年为入股农户固定分红855元,盈利分红根据公司盈利第二次分红。每个合作社每年获得协调管理分红3000—5000元。另外,公司以养殖场为中心,收购周边方圆几十公里群众的原粮、饲草和一些农副产品,加工成饲料饲喂牛,把农户不可利用的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每年在有机肥生产旺季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5个,年薪酬2万元以上。2018年,入股贫困户户均分红823.7元,有效发挥了助农增收作用。

  平凉自古畜牧业就很发达,唐朝至明朝,以马、牛为主的畜牧业久盛不衰,曾有“畜牧为天下饶”和“农民唯养牛”的历史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平凉市养牛业由役用向肉用方向的经济转型,建立了甘肃省第一个肉牛生产基地。进入新世纪后,历届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牛为主的草畜产业发展,将“平凉红牛“产业确立为全市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提出了“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工作思路,聚全市之力,集各方资源,推动适宜区全覆盖。

  平凉市牛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李三禄说:“近年来,我们围绕‘平凉红牛’推行农户+合作社+国有企业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牛产业,形成了以草定畜,草畜平衡闭环生态产业链。引导8.42万贫困户发展牛产业,重点养殖区域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3000多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8年,平凉市牛饲养量达到69.75万头,总产值达72亿元。全市建成粮饲兼用玉米基地12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10万亩,年加工饲草料170多万吨。建成规模养牛场426个,扶持养牛大户1.6万户,发展养牛专业合作社1012个,制定平凉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8个地方标准,建成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站110个、肉牛冻配改良点129个,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2%。组建了平凉红牛集团等牛产业龙头企业21户。研发和生产牛肉、骨、革和生物制品等近100种,年屠宰能力20万头,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万吨。

  平凉市牛产业养、加、贸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热点关注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详细]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