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经济

静宁县:小杂粮成就特色产业

来源: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王娅霖 丨 2019-04-22 17:01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4月22日讯 (通讯员 王娅霖) 前不久,刚刚生产完华煤集团订购的3900多箱“故乡”牌小杂粮,静宁县四河镇王河村小杂粮加工基地又接到了新订单,2000多箱小杂粮要在4月11日装车发往天津市武清区。当日,该基地的工人们正在加工、分拣、包装、装车……一道道工序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过去的许多年里,当地嫌种植小杂粮费时费工、价格低、收益少等原因,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出门务工,土地撂荒严重,四河镇成为静宁县的深度贫困乡镇。近年来,绿色、有机小杂粮备受市场青睐,当地政府抢抓机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推动、市场拉动等举措,鼓励致富带头人创建加工基地、创业青年领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多措施大力度扶持农民种植小杂粮,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今年,王河村村民牛成成将撂荒多年的10多亩土地以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种植荞麦。他自己算了一笔账:“10多亩地大概收获五六千斤,公司收购价每斤1.7元能卖1万多元,按照收益分成能够赚近4千元,没想到几亩撂荒土地也有了大收益。”除了土地入股分红,他平常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每天还有70元的务工费。

  “我们这里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但由于地域偏僻,销路不畅,群众种植小杂粮的热情不高,今年,我们充分整合闲置土地,合作社统一流转经营,并且高于当地市场价保底收购,还吸纳当地群众到扶贫车间进行加工、包装,有效解决了群众不愿种、不想种和销售难、收益低的问题。”四河镇镇长薛小田告诉笔者。

  四河镇在解决了谁来种、怎样种、销售难的困境和难题后,为进一步扩大种植效益,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该镇结合脱贫攻坚实施计划,采取“合作联社+基地+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动生态、绿色、有机小杂粮生产,发掘原生并扎根于农村的传统产业,今年种植荞麦、白谷、燕麦、莜麦、扁豆等小杂粮2.1万亩,让“小杂粮”真正成为脱贫富民的“大产业”。

  为留住乡愁,该镇预注册成立“故乡”牌小杂粮品牌,将全镇各村的合作社、产业基地、加工企业、扶贫车间统一建成小杂粮产业联盟。王河村小杂粮加工基地的负责人王镇川说,他在保留传统小杂粮“原汁原味”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吸纳当地有知识、有文化、有眼界的青年返乡创业,小杂粮产业开始复苏。目前,已通过多种渠道销售近2万件,创收400多万元。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