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农资周刊

地膜减量替代破解“白色污染”难题

来源: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梁金 丨 2019-04-04 15:47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4月4日讯 (记者 梁金) 我省属于全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地区,水资源短缺是我省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抗旱节水、增温保墒、增产增收作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试点推广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曾被誉为“白色革命”。然而,随着使用量的增加,残膜成为了农村“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为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挖掘粮食安全有效技术措施。3月30日,我省农业农村厅、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以及企业界从事地膜替代技术研究的11名专家,围绕“减量、替代和发展降解膜技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大厦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决心采取更加有力和持续的行动,共同致力于促进作物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贺春贵提出,推进环境友好型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地膜减量替代技术模式研发和集成,可通过替代型技术、减少用量型技术、减少残留型技术三种途径实现地膜减量化。在光热资源足够区,可以选择不覆盖地膜或采用其它抑制水土流失的覆盖技术,同时研发选用适应无覆盖栽培的新技术模式,使用与地膜覆盖效益相近的品种、技术,替代现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如秸秆、降解地膜、露地高粱等。也可通过提高现有地膜回收率;生产和使用高标准加厚高透光地膜进行覆盖栽培,增加地膜使用寿命,降低地膜回收难度、提升回收率;使用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降解地膜覆盖等方法来实现地膜减量。

  能否研发出一种能替代地膜覆盖的技术?农村大量闲置的玉米秸秆成为甘肃农业大学柴守玺教授首先想到的能替代地膜的“法宝”。经过多年的试验,他终于研发出了“旱地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即将麦田分为覆盖带和种植带,“种的地方不覆,覆的地方不种”。小麦覆盖经济效益较露地平均亩增收74元,较地膜亩增收90元。他还将该技术“移植”到马铃薯上,采用“双垄沟”带状覆盖模式的马铃薯,经济效益较露地平均亩增收380元、较地膜平均亩增收241元。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柳金良提到,种植露地酿饲兼用高粱比全膜粮饲兼用玉米每公顷增收2813元,增幅达44.3%,实现了绿色、低投入、低耗能、低劳动量、抗旱节水的生态农业设想。

  地膜捡拾及回收面临成本高、机械不过关、残膜清洗与加工利用难等问题。对此,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樊廷录认为,推广生物降解地膜是今后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他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降解地膜在原材料、配方、工艺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成本,另外,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区域,选择合理的降解地膜,并配套合适的农艺技术和应用模式,推广应用降解地膜。”

  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所长车宗贤提出,长寿地膜厚度为0.012mm,较普通农用薄膜厚,加入了抗老化剂、光转化剂,在使用3~5年后回收率高达81%左右,是加大农膜回收、减少残留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我省甘州区、凉州区和靖远县的玉米地长寿地膜多点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传统白膜,长寿地膜增产分别达9.23%、9.38%~11.48%、2%~2.6%。使用长寿地膜后,玉米的株高和生物量增幅较高。由于长寿地膜在使用3~5年后才可回收,所以应配套相应的高效栽培技术、多年免耕技术和水肥配套技术。同时,应加强残膜的回收,使地膜回收成为地膜使用者的前提条件。

  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副站长李崇霄建议,应加快农膜立法,强化执法监管。通过地膜回收立法,调整和规范各方利益相关者行为,构建农膜回收利用的强大社会合力。规范回收利用环节,明确责任主体,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的回收责任以及乡、村属地管理责任。对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产品和技术应用进行补贴,对回收再生产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和补贴,对使用者回收地膜进行补贴。

热点关注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详细]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详细]
农村基层干部注意了,这...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基础在基层,力量源泉也在基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