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抗战胜利70周年   唱响主旋律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要闻

新的一年,继续奋力奔跑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丨 作者:薛砚 杨唯伟 赵梅 洪文泉 丨 2021-04-15 11:26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记者探访贫困户和致富能人,听听他们的新春计划——

新的一年,继续奋力奔跑

  编者按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度过了喜气洋洋的团圆佳节,追梦人又将开始新的进发。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关键之年。前进道路上,有机遇也有挑战,“天道酬勤。勤劳勇敢的中国老百姓,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

  开启新征程,当好追梦人。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期,新春佳节之际,本报记者奔赴各地,在攻坚一线采访致富能人和贫困户,聆听他们对全面小康的祝福和期盼,触摸陇原大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豪情。敬请关注。

高台县南华镇明水村贫困户张银萍——

政策这么好 自己得努力

张银萍做好了春节前的最后一批烤饼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日报2月15日讯 (记者 薛砚) 人逢喜事精神爽。过年这几天,去年刚摘了“贫困帽”的张银萍美美休息了几天,除了和孩子们享受团聚的幸福外,闲时还在县城的文化广场上和几个戏迷一起唱起了秦腔。

  同样是过年,5年前,张银萍真不知道下一步生活该咋办?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和她一起在当地一家养殖场打工的丈夫谢三星罹患淋巴癌。为了治病,张银萍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但病魔最终还是夺去了丈夫的生命。

  丈夫的离世让一家人悲痛不已,张银萍更是感到绝望。婆婆年事已高需要照顾,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上学都需要学费,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本来,张银萍在养殖场打工的收入,还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可2015年,因效益不好,养殖场负责人决定减少雇工,张银萍一下子失了业。

  外出打工,她的腿不好,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而且家里的老人没人照顾。留在家种地务农,6亩玉米地怎么也种不出儿子的大学学费、生活费。虽然懂事的儿子说要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可这咋行?张银萍愁得晚上睡不着觉。

  村里了解到张银萍家的困难,帮她和儿子申请了低保,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多次安排她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她靠一技之长脱贫致富。

  “有了政府帮扶,还得靠自己努力。”在参加了烘焙技能培训后,张银萍萌生了开烤饼店的想法。

  “农忙时,有些村民顾不上自家做饼,需求量应该很大。再说,我在村里开店,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张银萍说道。

  万事开头难。烤饼店虽小,但租地方、买设备都需要钱,家里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哪里有闲钱开店?

  关键时刻,村里的帮扶干部帮助她申请了精准扶贫贴息贷款2万元,帮她联系购置了烤箱、电饼铛等设备。一切准备停当,张银萍对小店的生意充满信心。

  2016年年初,张银萍开起了村里第一家烤饼店。开业前一天晚上,她凌晨3点就起床做大饼。50多个大饼,不到中午就卖光了。辛勤的付出有了成果,张银萍心里特别高兴。

  张银萍人勤快,每天起早贪黑,还不断创新品种花色。烤饼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慕名到她的店里买烤饼。2016年,她一年的收入就达到3万元。她很快还清了2万元精准扶贫贷款。2018年10月,张银萍家顺利脱贫。

  不光是脱贫了。去年,张银萍家里喜事连连。村里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她家搬到了县城的楼房里,住上了两室一厅的新房。儿子也大学毕业了,在广州的一家公司做起建筑设计。

  “正月十五一过,我就得回村里开店了。今年,我想多挣些钱,争取在县城也开一家烤饼店,儿子以后结婚,我还要给他凑钱买房子哩!”50岁的张银萍笑着对记者说道。

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贫困户安晖——

摘了贫困帽 还得加油干

养起牛以后,安晖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日报2月15日讯 (记者 杨唯伟) “去年我脱贫了,今年我终于舒舒服服过了个年。不过,脱了贫还得继续加油干呀,再有半个月,2头小牛犊就要生了,种地也要开始了……”见到安晖时,她迫不及待地和记者说起新春的打算。

  今年34岁的安晖是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贫困户。2016年之前,她还是住在山上,整日为家里吃水发愁、孩子上学远而忧心。

  3年后的现在,安晖一家住进了新房子,养起了牛,种起了香菇,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之前住在山上的土坯房子,特别不方便,吃水全靠担,费时费力。”安晖说,“最头疼的还是孩子上学,从山上往下走赶到学校最快也要40分钟,遇上大雪出来一趟都难。”

  谁不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呢?安晖说,可当时总感觉浑身使不上劲。她家有8亩地,种些玉米、洋芋、柴胡,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那时候,收入主要靠农闲时丈夫在外打工。

  2016年,在镇里的积极引导下,安晖一家贷到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她利用这笔资金买了2头基础母牛,修建了40平方米的牛圈,购置了铡草机、农用车,开始发展起养牛业。

  “政府对基础母牛还有8000元的补贴,而且引进的品种是西蒙塔尔牛,比以前的土品种好养,价钱还卖得高。”安晖说,虽然她想多养几头牛,但因为住在山上,家里人都吃不上水,牛养多了不现实。

  机会来了。2016年,杨营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给搬迁的贫困户配套建设养殖小区。搭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顺风车,安晖一家第二年搬进了新家。从那时起,安晖家里的牛产业有了起色。从2头,养到4头,再到如今的8头,牛圈一天天充实了起来……

  更令她高兴的是,为了让像安晖这样的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村里还陆续配套了食用菌、高原夏菜等产业。

  “以前条件不好,一天感觉头都抬不起来,搬下来以后,感觉浑身都是劲!”安晖包下了一座大棚,在家门口种起了香菇。

  2018年,安晖一家卖了2头牛,加上出售香菇、中药材以及就近务工的收入,总收入达到4万元,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地里还要继续种玉米、苜蓿,当作牛饲料。再种些柴胡、洋芋,多挣点收入。4月份预计出栏3头牛,5月份香菇棚里就要忙起来了……”说起新年的打算,安晖头头是道。

  “苦过才有甜么。现在条件这么好,我们都年轻,要是再偷懒的话,这不让大家笑话吗?”安晖说,“今年是我们脱贫后的第一年,还要继续努力。人家都说要达到小康生活呢,新的一年再加把劲,我想小康生活也不远了。”

  

舟曲县玉海特色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闫玉海——

产业有新路 脱贫信心足

闫玉海在羊肚菌大棚浇水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日报2月15日讯 (记者 赵梅) 大年初六,被誉为“藏乡江南”的甘南州舟曲县迎来一场大雪。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曲瓦乡拜藏村村民闫玉海赶紧跑去察看他的羊肚菌大棚是否被雪压塌。

  大过年的,还操心羊肚菌大棚,这可是闫玉海以前从未有过的生活。

  在他的印象里,大山深处的拜藏村,贫瘠的山地除了能种玉米、小麦之外,别无其他。初中毕业后,闫玉海也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也许至今仍在为生存外出打工。

  2014年,闫玉海回乡后听说乡里要搞羊肚菌种植试点,他在心里直犯嘀咕:“野生羊肚菌可是珍稀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一斤要几千元,能种成功吗?”

  以前,闫玉海见过的羊肚菌都是野生的,长在湿润的大山深处,非常稀有。去山里采摘,全凭运气,运气不好一株也得不到。

  “不过,万一成功了呢?”在乡干部的鼓励下,2014年10月,闫玉海在自家的地里建起了一座大棚,种起了羊肚菌,但是因为菌种外地调配以及技术掌握不到位等,第一年失败了。闫玉海没有放弃,第二年继续种植,没想到结果又让他失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羊肚菌产业发展的瓶颈,2016年,舟曲县建立了羊肚菌苗种繁育研究及菌种生产基地,专门从事菌种研发生产、示范种植、推广培训、加工销售等工作。

  闫玉海的信心变足了。当年,他又建了1座大棚,种上了舟曲县自己培育的菌种。

  第一批县里自己培育的羊肚菌下种了,也种下了闫玉海对新生活的新希望。

  温度行不行?湿度够不够……闫玉海每天都要去地里察看几回,有问题随时向技术员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漫长的寒冬,2017年3月,闫玉海试种的羊肚菌终于出菇,到4月下旬开始采摘。经过晾晒后,羊肚菌成功出售,他拿到了5000元的纯收入。

  羊肚菌的试种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闫玉海走新型产业路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7年10月,闫玉海流转了13亩土地,加上自家的6亩地,贷款修建了25座大棚,开始了大规模种植。当年羊肚菌喜获丰收,纯收入7.5万元。

  “这收入比种庄稼可是翻了好几番啊!羊肚菌的产值是中药材的4到5倍,是传统农作物的10倍!”闫玉海说,以前种玉米小麦,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最多收入七八百元,而且付出的人力并不比种羊肚菌少。羊肚菌种植占地少、投资低、收入高、见效快,1亩羊肚菌的产值在两万元左右。

  自己富了不算富。闫玉海成立了舟曲县玉海特色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一起发展。如今,村里的24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其中有12户是贫困户。

  现在,怎样使羊肚菌种植的效益最大化,是闫玉海考虑最多的问题。

  “羊肚菌10月种植,次年3月中旬开始采收,采收期45天左右。4月下旬采收完后,可以在地里种些木耳,木耳采收后再种植羊肚菌。”闫玉海说。去年他试种了1亩木耳,今年会继续扩大规模,这样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

  “我们种植的羊肚菌现在都由加工厂收购,如果能实现初加工,村民的收益还会增加。”闫玉海说,他已经看好了距离村子不到500米远的一块地,也从网上对比察看了各种加工机器,想修建个加工厂。

  “虽然暂时因为资金等问题还不能实现,但只要努力,就有希望!”闫玉海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甘谷县世扬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高世扬——

学会了手艺 致富不发慌

高世扬在妇女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查看学员们编织的草鞋。(资料图)

  甘肃农民网—新甘肃·甘肃日报2月15日讯 (记者 洪文泉) “帮别人家里做红白喜事宴席,一桌饭菜挣60元,三四天下来收入就有3000多元。”过年这几天,当亲戚朋友问起自己的收入时,甘谷县大像山镇新庄村“80后”的李建刚总是乐滋滋的。

  前些年,由于家里地少,又要供兄弟上学,排行老大的李建刚早早出门赚钱养家。可因为没有技术,走南闯北好几年,他的收入一直不怎么样。

  “能有今天的日子,还得感谢教我厨艺的‘高老师’。”李建刚说,如今,拿到中级厨师证的他,一年下来收入有10万元左右。

  李建刚说的“高老师”名叫高世扬,是甘谷县世扬职业培训学校校长。从2003年创办培训学校到如今,在他的帮助下,1万多名甘谷农民“华丽转身”,走出农村找到了工作。2018年,高世扬被评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想要脱贫致富,没有一技之长比登天还难。”职业高中毕业的高世扬对此深有体会。

  正是为了好就业,20多年前,高世扬选择了当时非常火爆的厨师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在当地的学校食堂当过厨师,也去外地闯过世界。无论在哪,总是能够“凭借一双手,吃喝都不愁。”

  2003年,当看到县里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时,高世扬创办了甘谷世扬厨师培训学校,积极吸纳培训企业下岗职工开展了中式烹调师、面点师培训。1000多名下岗职工从这里学到厨艺,重新在餐厅、宾馆和单位食堂里找到了工作。

  看到自己的培训帮助那么多人重新找到工作,高世扬的信心更足了。他将自己的职业培训范围逐步扩大,从厨师到果树修剪,从家政到手工编织……

  “只要有技术,哪里的路都好走。”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高世扬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学一门手艺,靠双手赚到钱。

  高世扬带领学校教职工走村串户,在贫困村的院子里,在贫困户的炕头上,为群众讲解农业技术知识。

  为了扩大培训范围,他还到处物色“有技术、有职称、有口碑”的各类技术人才。培训团队的固定教师也壮大到18人,其中不乏土专家、田秀才和农牧业专家,甚至连外地的高级农艺师、研究员也被他请来为群众答疑解难。

  学了厨师进餐厅打工,学了家政去城里当保姆……几年下来,高世扬的培训学校先后帮助当地4000多名贫困群众掌握了各类技术。

  “这两年,我每年至少有9个月时间在村子里做培训。”高世扬说,仅去年一年就在全县6个乡镇170多个村开展了20多场培训,培训人数达1400多人。

  为了让拥有技术的贫困户顺利就业,高世扬还主动联系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各类企业,为他们输送技术工人。先后将经过培训的1800多名贫困户送出甘谷,在全国各地找到了工作。

  年还没过完,高世扬已经开始忙乎着筹备今年的培训了。2019年,他打算把培训人数增加到2600人。不仅如此,还要升级培训课程,加入“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人才培训”等内容,让更多贫困群众学到技术,过上好日子。

热点关注

抗疫保春耕 甘农报来帮您
立春已过,春耕在即。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但对于我们农民朋友来......[详细]
甘肃旅游智库专家建言甘...
民宿,是基于乡村闲置资产,为过夜游客提供体验在地文化、分享主人生活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