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农民报 > 农牧特刊 |
创新经营模式 促增收提效益来源:甘肃农民报 丨 作者: 丨 2016-11-29 15:28 丨 浏览:编辑:马雪娟
——记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11月29日讯 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推手,在基地选择上采取贫困片区在哪里,合作社基地就建在哪里的“跟进制”思路,树立“产业兴则百业兴”的发展理念,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高寒阴湿山区扶贫攻坚创出了一条新路子。2012年8月,该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并列入全国50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获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2014年获甘肃省、国家农业部龙头企业认定。 据了解,该社成立于2007年12月,现有理事会成员13人,会员4680人,下设陇南民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法人代表郭大权紧紧围绕“建基地、强基础、扩市场、创品牌、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坚持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深化的具体要求,2013年完善提升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示范点创建水平,先后建成3000平方米的日光可控温室,建成原原种可控温室、连顿温室,面积7585平方。挖掘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优质品种,完成15万亩15万吨鲜食薯绿色认证,现已发展成为集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贮藏、销售、展示、培训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基地。 按建设陇南市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马铃薯贮藏窖群、马铃薯脱毒良种展示基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马铃薯专业交易市场、农技农机化服务队、马铃薯培训实习基地的“七大”目标,该合作社带动西和马铃薯的商品薯、脱毒种薯的品质推陈出新,全县20个乡镇和150个村先后成立20个乡级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50个村级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使全县马铃薯产业走上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之路,马铃薯种植面积、产值由2006年以前的26万亩、3亿元,扩大到现在的40万亩、6.9亿元。郭大权被誉为“甘肃的吴仁宝”,获2014年感动甘肃的十大陇人骄子,2015年甘肃省“五一”劳动模范。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该合作社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培养10个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成员,吸纳100户建档立卡户为合作社社员,在精准扶贫攻坚片区建立1000户原种繁育生产基地农户(原种繁殖田3000亩,户均3亩),10000户一级脱毒种薯繁殖田(20000亩)),新增收入7339万元(其中:销售收入7325万元,保底分红6万元,短期用工8万元)。
相关推荐:
|
推荐文章 |